學步兒的Playdates指南
香港普遍都是小家庭,孩子都是一個起兩個止,因此放假時可以與朋友互約Playdates,讓彼此年齡相近的孩子一起玩樂。雖然在學步兒(約一至三歲)的階段, 比起與同伴一起玩,他可能更享受沉醉於自己的世界獨自玩,但即便如此,透過Playdates 進行parallel play(平行遊戲)亦是在發展重要的社交技巧。
以下分享一些讓每次playdates皆能盡興的小方法。
此篇分享內容意譯及整理自英國育兒平台BabyCentre, Guide to great playdates for toddlers。
【Playdates 前的準備】
1. 選擇「對」的玩伴
從孩子的喜好選擇玩伴,如果已懂得表達,偶然亦可以讓孩子作主! 邀請的玩伴不一定需要與你的孩子同齡,混齡玩耍其實對雙方皆有好處:年紀較大的孩子可以學習照顧年紀較小的孩子,同時間年紀較小的孩子有大哥哥姐姐做模仿對象來學習。
2. 玩伴貴精不貴多
文中建議,每次playdates盡量只限制邀約一個玩伴,因為人多時關注力容易被分散,尤其是分享玩具時會變得更加困難。
3. 注意時間別過長
幼兒的專注力有限,因此建議每次活動於一個小時內便結束,另外要隨時留意孩子是否倦了或者脾氣暴躁,應正面回應並按需要提早結束。
4. 準備皆大歡喜的零食
活動前準備些小零食可以隨時補充幼兒的戰鬥力! 但準備前,最好事先詢問玩伴的父母,其孩子有否對什麼食物有過敏或其他限制,避免有得睇無得食的尷尬。
5. 收起孩子最喜歡的玩具
4,5歲前的孩子仍未有分享的概念,與其對牛彈琴,更明智的做法是在玩伴抵達前先收起她最喜歡的玩具以及孩子可能不想分享的玩具。
6. 拿出易於分享的玩具
相反,將一些能夠輕易分享、可以一起玩耍的玩具放出來,例如火車組合,泥膠,積木等。這類開放式的玩具亦有助孩子學會合作,學會分享。
另外,準備一本書一起共讀或一些可以一起進行的圖工亦是Playdates 活動的好建議。
【Playdates 期間的注意事項】
1. 何時介入衝突
孩子間的衝突(如搶玩具),通常都無可避免地會發生,但我們可以先讓孩子們試著解決自己的問題,有時孩子知道沒有靠山,可能便會自己想出方法去解決紛爭。但如果衝突已升級到人身攻擊,便需要介入和分開孩子,甚至考慮提早結束當日活動。但有時其實只要拿出零食或一份新的玩具便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2. 適時回應正面行為
每一次活動都是孩子學習如何社交的機會教育,因此適時鼓勵和具體的正面回應將有助深化好行為,促進下一次的良好互動,例如孩子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時可以告訴他,玩伴因你的慷慨分享而感到很開心。
3. 有始有終,玩完一樣玩具先收拾
要求孩子在玩完一項活動或玩具時,先引導孩子收拾乾淨後再進行下一個活動,這個動作可以將活動完結後的混亂情況減到最低,而且孩子因期待玩下一個活動時通常會比較配合大人的要求。
4. 給予孩子活動即將結束的心理準備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孩子玩得興起時總會對離別感到依依不捨,因此建議提早15分鐘告知活動即將結束,並為他們適時進行倒數。
5. 如何說再見?
孩子如果十分依依不捨,最好的做法是速戰速決,不要流連忘返,簡短的再見,到了街上再為孩子轉移注意力。
總結:
與Playgroup或返學不同,Playdates可以讓孩子自由發揮小宇宙,大人們亦可以與其他家長一起交流,是大人小孩都皆有收獲的親子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