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分鐘瞭解現今教育制度
(轉貼自 媽媽谷分享, 原題為: 簡短解釋現今教育制度)
唔計國際學校,本地課程分:
1. 官立 / 資助 (佔九成以上小學)
好處係唔洗面試、免費、學生廣泛,壞處係多功課多測考,教學方法守舊,愛心老師唔多,同語境麻麻。報考方法第一輪係計分制 (不分學區),即父母係舊生、同信仰 (要有証明,部分學校要求同宗派) 等加分,另有兄姐同校必收。扣除以上,餘下學位不多。好現實,好的學校 (即升Band 1中學有保證) 好多人爭又好少位,計分輪唔到就要按居住地區依籌號派位,俗稱大抽獎,因真係睇彩數。好的學校冇位,你就會好大機會派去麻麻地的學校,咁會直接影響升Band 1中學的機會率。
2. 直資私校
A. 傳統教學。好處係升Band 1中有保證。壞處係教學模式都係催谷,多功課測考,壓力大。要比學費,平均幾千一個月。要面試1 - 3輪,幾百人爭一學位,面試主要考學術。
B. 活動教學,俗稱happy school。好處係教學方法活潑有趣D,部分學校有中學部直升,令小學面對較少的評核壓力,同呢類學校老師相對上較有愛心。壞處係升Band 1中冇保證,因冇操開。學費平均幾千一個月。要面試1 - 3輪,每校都幾百人爭一學位。
大家又諗,考小學都要諗埋升中?錯,係讀幼稚園已要諗。點解呢?因在香港教育制度下,升中係100%睇成績。傳統小學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紛紛教早一年或兩年 (即小一學小二或小三課程) 同不斷測考默書來操練,而呢個氣氛已漸漸傳染活動教學的小學。好多學生為保競爭力,被安排補習,但補習唔係教你理解,只係教你睇題目同背書。整體來講,小朋友又累又唔開心又大壓力,同時思考力一步一步被剝削。
你會諗,唔好讀名小啦咁。如果有咁簡單就好,現實係一級小學想保持在一級、二級想升一級,三級想升二級,即每間學校都在谷。
跟住大家又會諗,傳統催谷的方法令大人小朋友都為功課測考崩潰,小朋友日讀夜讀冇得玩,影響身心發展,就不如讀活動教學啦!首先,考得入唔易,第二,入到要面對兩大問題:
(i) 活動教學需要父母更多時間參與,包括促進、引導、合作等,因大多要求小朋友自己尋求資訊、理解、分析、整合再報告。父母有冇呢個時間同能力呢?
(ii) 唔催谷,即冇為小學全港評核同呈分 (小三至小六共有多個) 作操練、準備,咁成果唔方好,咁你都唔洗旨意入Band 1中學啦。點解呢樣咁重要?因為升大學又係睇中六公開試,又係谷。如活動教學冇谷開,升大學機會又低一截了。
所以,除非你咁型唔理升中咩band,又唔理入大學的比率,又或打算遲早外國升學,否則明白遊戲玩法的,就諗清楚揀咩學校。
#育兒實用資訊